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多次“以茶论道”,阐释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妙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倡导国际关系中“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价值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推动下,一杯“中国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城市” 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更高追求与全新模式。特别是申遗成功后,泉州以“海丝文化”作为“文化泉州”的重点,重视世遗泉州热度的持续攀升和积极利用茶产业等社会资源,持续保护遗产突出产业价值,致力于以文惠民,发挥以茶馆为依托的社会文化资源服务宣传窗口,助力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讲好文化遗产里的泉州故事,守正创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文旅行业来说,优质的服务是增强市民和游客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一环。作为世界遗产城市、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现有22个世界遗产点,逾900处文保单位,近年来,泉州积极探索借助“城市茶馆”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成立了海丝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充分整合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资源,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实践方式,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城市文明旅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营造了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2024年伊始,刚启动不久的“空席城市会客厅”项目以“三茶统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为基础理念,在传播茶文化的同时,更加全面生动地讲述泉州海丝文化和世界遗产故事。泉州茶馆联盟“海丝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是以“空席城市会客厅”为平台载体,将泉州茶馆打造成泉州城市文化会客厅,充分挖掘茶馆从业人员的行业底蕴,在传播茶文化的同时,更加全面生动地讲述泉州世遗故事,探索“以茶为媒,共建文明之城”的泉州茶文旅与世界遗产城市全域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
![图片]()
![图片]()
志愿服务饱含文明进步的成果,集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借助于空席城市会客厅平台,把城市茶馆打造成城市文化会客厅,把茶艺师培养成城市文化宣讲员,助力城市茶馆成为文明实践窗口,泉州将持续创新探索,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灵活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为和谐社会增色添彩。
空席城市会客厅,就是腾出城市里多余的载体空间,充当城市文化形象的输出窗口。它是一种结合实体茶馆门店数字化高效运营的用户会客空间预定便捷工具,其目的是追求城市茶馆剩余空间资源的再利用,使其成为更合理化、更正向、更生动的展示城市优秀文化形象,成为城市文明实践的窗口。空席城市会客厅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用户端、商家端和平台端。用户端主要实现预订、选茶馆、选茶、评价等功能;商家端则可管理茶室资源、查看预订信息、调整价格等;平台端则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数据分析、安全监管等。数字化创新使得这些功能得以轻松实现,且能为用户和商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图片]()
![图片]()
空席城市会客厅对遍布于泉州城市街头巷尾的中高档茶馆进行了运营剖析,充分整合了茶馆、茶艺师及茶文创等,为城市会客者、来泉旅客等高品位人士输出城市的文化文旅信息,并不断通过举办各类有关茶文化、茶美学、茶社交等有关茶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以数字化私域流量赋能茶馆新的生态圈,用跨界赋能的理念给茶馆带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空席城市会客厅也在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为茶馆产业与游客旅者带来更加优质的会客空间和社交体验,目前,空席城市会客厅数字化营销服务工具已然成为推动泉州茶产业发展的一股重要的新动能。
近年来,泉州市多措并举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行业复苏驶入快车道。在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泉州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空席城市会客厅以城市茶馆为载体窗口,以茶文旅融合为支点,以海丝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为纽带,以培养具有综合城市文化素养和志愿服务的茶艺师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做大城市文旅和茶馆行业提质增效双重任务,着力优化发展空间格局,积极探索城市文旅与产业服务的融合发展之路,逐步走出了一条壮大茶经济、丰富茶文化、打造茶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做深做细做精城市会客民生服务产业,进一步打通“海丝”文明实践线资源,服务更多群众,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